废弃油脂炼就千亿赛道:嘉澳环保的SAF战略远见

当全球航空业深陷"减排焦虑",嘉澳环保用13400吨生物航油出口订单,向世界宣告中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领域的破局。这船驶向国际市场的绿色航油,不仅承载着航空脱碳的技术理想,更折射出嘉澳环保深耕十年的战略定力——抢占千亿减碳市场制高点。

技术闭环构建竞争壁垒

在SAF产业面临原料争议的困局中,嘉澳环保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:将餐饮废油转化为航空煤油。其自主研发的废弃油脂预处理技术,成功解决地沟油成分复杂、酸值高等产业化瓶颈,使连云港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实现"地沟油到航油"全链条生产的标杆项目。相较于粮食基生物燃料,该技术路径的碳减排量高,且彻底规避"与人争粮"的风险。更关键的是,公司构建了"原料收集-加工-销售"闭环体系:依托长三角餐饮废油资源密集优势建立原料网络,通过工艺创新将减排值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,再借力政策东风打通销售通道。这种"原料+技术"双壁垒模式,使连云港基地在满产后37.24万吨产能具备显著成本优势。

政策共振激活市场动能

国家绿色战略与区域试点形成叠加效应。2024年成为SAF政策爆发年:5月国务院《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首次明确推广SAF;10月发改委提出"发展生物航煤";同年启动的SAF试点项目,计划在长三角、京津冀机场推动生物航煤常态化加注。对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的嘉澳而言,这些政策犹如量身定制——周边300公里半径内聚集着上海浦东、杭州萧山等国际枢纽,区位优势使产品可直供试点机场。而欧盟2030年强制6%掺混比例的法规落地,则催生年千亿美元量级的增量市场。嘉澳凭借国内首张出口许可证及ISCC/DDC欧盟认证,率先获得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。而国内商务部创新的"白名单"机制,更通过产能核验确保技术领先企业享受出口红利。

资本合作重构产业格局

国际巨头的深度绑定加速全球化破局。2023年BP的战略入股具有三重意义:资金端注入扩张动能,技术端提供认证支持,渠道端开放全球供应链网络。BP在航空燃料领域覆盖全球多国的分销体系,使嘉澳产品可快速对接国际重要枢纽中心。据国际航协数据,若全球SAF渗透率达10%,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。随着航空碳税机制在多国落地,绿色航油正从环保选项变为航司刚需。嘉澳的13400吨首单出口仅是序章,未来通过连云港出口试验区,其产能将可辐射多个供应网络。

嘉澳环保的SAF战略本质是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精准套利。当同行还在实验室攻关适航认证时,其已完成技术产业化、政策适配、国际认证的三级跳。在航空减排的黄金赛道上,这家把"地沟油"炼成航油的企业,正改写中国在全球碳定价体系中的角色。